主旨: |
教育部為推動生成式AI應用於教學現場,提升學生圖像思維與表達能力,「教育部因材網生成式AI學習夥伴e度-繪圖精靈」功能自114年5月15日起開放偏鄉地區學校使用,敬請各校轉知所屬教師並協助推廣運用,請查照。 |
一、 |
依據本府114年5月16日府教課字第1140097708號函辦理(修正附件)。 |
二、 |
旨揭「繪圖精靈」功能係整合生成式AI技術,支援學生依文字敘述生成圖像,協助強化學習理解與創意表達,爰優先推動於偏鄉學校場域進行應用。 |
三、 |
本次功能將自114年5月15日起開放予全國偏鄉地區學校使用,後續視使用情形逐步開放全國。 |
四、 |
有關功能操作與教學應用,請參閱附件說明文件。請學校務必將教學資源轉知校內教師。 |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生成式 AI 學習夥伴 e 度「繪圖精靈」功能操作與教學應用說明
一、登入方式--使用教育雲端帳號(OpenID)登入因材網(https://adl.edu.tw)。
二、功能路徑--點選右下角「生成式 AI 學習夥伴 e 度-繪圖精靈」功能進入操作介面, 進行 AI 圖像生成活動。
三、操作步驟
學生端:
(一)請使用者於輸入框中以文字方式描述希望生成的圖像內容,例如「一隻穿著太空衣的貓」。
(二)依序與 e 度對話確認圖片內容,e 度將自動依文字敘述產出對應圖像,點選「開啟圖片」按鈕,即可產生對話內容之圖片。
教師端--教師可從左側功能列【AI 學習夥伴報表】點選【學期】、【班級類型】、【班級】、【查詢內容(使用時數/對話紀錄)】、【學伴類型】、【日期】點選查詢,即可查詢學生使用紀錄。
相關操作影片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ycFkmG4t6I&list=PLNuXQBfDAvpkQw0DAzih5tIiHu5E67J-l&index=5
四、學科應用建議-- 繪圖精靈可應用於跨領域(國語文、英語文、自然科學、社會等)課程, 協助學生進行概念圖像化、場景還原與創意表達,增進其理解能力與學習興趣。
五、教學目標與定位--「繪圖精靈」為生成式 AI 應用工具生成圖片,協助學生依據文字描述生成圖像,強化其語文表達、圖像思維與抽象概念的理解,適用於多元課程活動與探究任務中。
六、學科導入範例
(一)語文領域 協助學生先以文字引導生成場景,再據此撰寫故事或詩歌。
(二)自然領域 引導學生輸入課文中描述之動植物或地球現象,例如「火山爆發的樣子」,透過生成圖像加深對自然現象的認識。
(三)社會領域利用 AI 繪圖還原歷史場景或文化風貌,例如「清朝街道的樣貌」, 提升學生對時空背景的理解與臨場感;於地方學習課程中,引導學生用文字描述家鄉景點或傳統活動並生成圖像,促進在地文化認同。
七、建議實施方式
(一)教師可依學習目標設計引導式問題,協助學生撰寫合適的描述語句。
(二)建議以小組或分組操作方式進行,促進學生間討論與語言表達。
(三)可將生成圖像納入學習單、學習歷程檔案或成果展示活動中,提升學習動機與成就感。
八、注意事項
(一)圖像生成結果為 AI 模擬,可能與敘述略有出入,建議搭配討論進行理解與修正。
(二)使用圖像時請注意著作權標示與合宜使用範圍。
(三)教師可視學生年齡與程度調整操作難易,並進行數位素養引導。